华清节气|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发布时间:2017-09-25
2017年9月23日
八月初四
星期六
4时02分
┓
秋
分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八月中 ,解见春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时,凉蟾光满,折桂香远
“分”有昼夜平分之意
北半球的秋天从秋分开始
随着一次次的降水
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
直射地球赤道
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
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有三侯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
故而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
“坯”是细土的意思
即由于天气变冷
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
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
据史书记载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推崇
随着社会的开放,也慢慢影响到民间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
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
不一定都有圆月
为避免祭月节无明月的尴尬状况
人们就把“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中秋之时,正是满月之期
秋分时亦有观南极星的习俗
《史记·天官》中有记载
“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因我国在北半球,故而南极星
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
且一闪而逝,极难分辨
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
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
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华清宫芙蓉湖旁
秋分后的秋阳暖暖地透过树荫
落在地上,阳光盈盈
凝眸东望,无语云飘扬
霞散千缕黄,荷逸一水香
田田晴脉脉,纤蕊倩丝芳
拈花一笑秋痴意,诗成便是月圆时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的秋景
正映衬这天高气爽的秋分时节
凉风习习、碧空澄澈
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秋分之日,踏秋之时
这一天恰逢周末
或一家人出去游玩
或约上三五好友赴骊山踏秋
都是极好
白露之后,寒霜之前
夏已眠,秋方始入田园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涼風習習,碧空萬里
陽光刺眼卻不灼人
此时登高望远
恰似步入一场游园惊梦